2022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后,中央统战部组织精干力量编写《问答》,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12月《问答》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问答》紧扣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理论热点难点,回应现实关心关切,主要采取问答体形式,进行全面解读和系统阐述。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汇编了新华社关于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的新闻通稿及中央主要媒体的理论宣传文章,下篇针对统一战线各领域相关理论政策问题,分15个专题、108个条目进行了具体解析。
《问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形式新颖、深入浅出,既是广大党政干部、统战工作者和统一战线成员学习掌握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辅导教材,也是社会各界知晓了解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的知识读本。
《问答》的出版发行,对于帮助和推动各有关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致力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评论:新起点,新探索,新使命******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新起点,新探索,新使命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202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 这封贺信既是对中新社70年来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中新社未来的国际传播事业指明路向。立足新起点,中新社必将求新探索、更努力,担新使命、再出发。 新起点,必要厚植爱国主义的根与魂。 从第一次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到香港回归前率先写出“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再到迎接台湾记者脱口而出“等你们38年了”,中新人的笔锋在新闻史上浓墨重彩,正在于其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七十载筚路蓝缕,爱国主义早已内化为中新社的精神之源。 今天,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波谲云诡的国际气候阴晴难辨。值此历史性关键时刻,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心怀“国之大者”,站稳“中国立场”,既是新起点也是基准线,循此前行,纵道阻且长,亦行则将至。 新探索,还要强健国际传播的枝与叶。 从1952年10月1日,通过电台广播记录新闻的方式对外播发第一篇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到紧密联系华文媒体,为侨服务,创造性地以新闻供版合作联结海外;再到如今建立起24小时不间断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境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中新社及其旗下中新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平台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新闻产品触达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正在于其不断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路径。七十载守正创新,数以百计的海外华媒与“华文媒体之家”的双向奔赴,堪称典范。 今天,媒体融合技术迭代演进,国际传播的格局与形式更趋复杂多变。媒体“国家队”须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需要淬炼“中新风格”,进一步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与学媒结合之道,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以“实”应“变”,以“融”创“新”。 新使命,更要培育文明交流的花与果。 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进步。七十载上下求索,中新社通过广泛联络海外华侨华人,“以侨为桥”,促进文明交流;通过双向报道中外发展变迁,“以文化人”,推动民心相通。 今天,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不同文明、种族、国家间的对立情绪越高涨,做好民心相通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外界唱衰、抹黑中国的杂音越刺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紧迫性就越突出;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的思潮越抬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要性就越上升。时代需要理性对话的平台,文明需要交流互鉴的窗口。八音克谐,方无相夺伦;美美与共,则天下大同。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未来,尤需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观照和阐述中国。新起点上,中新社将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不断壮大海外知华友华“朋友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